网站首页 - 正文

写在又一个金秋2009

发布时间 : 2010/12/31点击量:
从04到09六个年头,我不知该如何阐述我对生科合唱团的情感。我并不喜欢唱歌,在唱歌的热情方面我远远比不上若干先贤和后进;我也无心于领导,否则04级就不会没有团长了。我对这个合唱团是有感情的,尽管“黑社会”这一为05级所广泛熟知的评价评价出自我的口中。。。
  我是合唱团“转型期”的经历者,我的学长——03级团长马涛,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坚定的努力,在他手中,合唱团这个凝结了十数年生科人心血的庞然大物,开始了艰难的改变——试图从一个仅仅为了金秋荣誉而战的学生组织向着一个充满兴趣和欢乐的学生社团改变。尽管我曾在很多场合,表达了对这种做法的负面看法,但是对于马涛这种近乎执拗的“象牙塔中的理想主义”精神,还是感到由衷的钦佩,可以说在这方面,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为了后来人能够过得更好,付出了自己的全部能力,默默的承担了背后的辛酸与苦痛——当06年的结果尘埃落定,没有任何一个生科人愿意上台,用自己的惨痛给经管的欢呼添加一个美妙的注脚,当马涛那单薄的身躯面向我们90度鞠躬时,所有的团员都流泪了;在武测大活的平台上,他安慰着即将远渡重洋的章静文学姐,激励着泣不成声的06级团员,然而他说的最多的还是,失利都是他的错,团员都是好样的。
  06年开始转型的口号是"不仅仅为了金秋",在此指引下,合唱团有了下半学期的训练,专场,暑期集训,甚至延续到了金秋学期——新生合唱比赛。各级合唱团的骨干,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并且为之付出了不断地努力。我想这正是合唱团精神所在——为了一个目标,竭尽全力。并非事事都要计划好,才能开始行动;不知道如何做,并不是不做的理由。
  近两年,我觉得合唱团似乎陷进了一个误区——我们唱法不对,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合唱团声部训练的传承几近断绝,团员无所适从,训练不知道要做什么。每当我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耳边总是浮现出01级团长——郑文萱,和02级团长——王金晶的讲话,“生科院是个小院,每年只有100多个新生,而且普遍没有任何声乐基础,然而我们这样一个团队,能够战胜有着大量特长生的经管、法学院,因为我们是最优秀的”,然后就是暗无天日的长达一个月的“do me sol me do”。现在想来,对于前辈们这种毫无凭借的强大的自信感到惊讶,然而正是这种近乎偏执的狂热,才是生科院能够屹立不倒的最本质的东西。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那谁还会相信我们。曾经合唱团站在台上,就带给人一种气势,一个信念,可是这两年,这种感觉在不知不觉间消失了。
  可以说这种变化是转型带来的后遗症,以往合唱团都是在台上超常发挥,比如04年的《praise his holy name》平时从来没有对过的衔接毫无错误;比如05年的《怒吼吧,黄河》,平时训练半数人员到A,在台上明亮的降B响满了12拍。然而06年的《黄昏》在台上跑调,07年的《云飞》节奏彻底混乱,那些伴随一届届生科人的强大的自信消失的无影无踪。有人会说,那是因为曾经的生科夜郎自大——如同闭关锁国,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大清帝国,现在打开了眼界自然就会这样。然而我们不应该犯下和古人一样的错误,一味的否定自己,把过去的一切一切统统抛掉——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训练,传承的方法。我们正在犯下邯郸学步的错误,一点点的忘掉了自己,甚至已经忘掉了该如何唱歌。
  现在的合唱团就像1949的中国大地,百废俱兴,曾经有的一切辉煌,一切传统都已经烟消云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发展的唯一可能,生科人能够依靠的始终是那种赤诚,那种为了一个目标甘愿奉献的执着。从来都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生科院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哪怕看起来有些可笑,有些傻,然而合唱团的精神和意志,会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磨砺,深入到每位团员的心中,为我们的大学生涯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04级柴扉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