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教书育人】赵洁:立德树人四十载,用坚韧书写女性力量

发布时间 : 2022/04/07点击量:

  实习生:施玥馨 指导老师:付晓歌

  四十年坚守教学科研第一线,四十年保持主动热忱的工作态度,四十年对学生细致入微的点滴关怀……这就是生命科学学院赵洁教授的写照。日前,她收获了一份荣誉——获评2021年度湖北省三八红旗手。

  对此,赵洁说,“三八红旗手是对女性的表彰,是一种引领。收获了这份荣誉,就应该更多地去奉献。”

植物学,“阴差阳错”的正确选择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生,赵洁心怀憧憬地收到了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意料之外的是,通知书上的专业竟是她从未听说过的“生物学”。就这样,她带着几分失落走入了大学校园。令她更没有想到的是,当初看似随机、并不如意的选择,成为了她今后一生热爱并为之奋斗的事业。

  植物学是赵洁在大学中所学的第一门专业课。正是在这门课程中,赵洁看到了生物学的魅力,于是发奋努力,从此结下了与植物学的不解之缘。“当时我觉得,原来生物学领域是这么有趣,有这么多可以研究的深奥课题。与同学们一起做实验、做课题研究都非常开心。”大学四年级时,她为了专心完成业余科研实验,“忍痛割爱”退出了校篮球队,这是她非常喜爱的一项运动。她集中精力将业余时间全部投入实验之中,一次次把烟草叶片切成小方片,置于培养基中无菌繁殖,培育出新的植株,这激发了她对植物学科研的兴趣。看似枯燥重复的实验过程,她却甘之如饴。

  自此之后,读硕读博、留校任教、教学科研,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不悔选择。

  种子是新生一代植株的雏形和起点,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粮食作物和油料资源之一。为响应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需求,她将目光投向种子发生和发育中的基因调控机制,探索这一提高粮食作物产量的源动力。实验过程中,她坚持和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指导学生种植水稻,前往温室与学生一同劳动。负责管理温室的师傅曾说,“在温室里最常看到的老师,就是赵老师。”学生离校的节假日期间,她主动为学生管理实验材料。在天气严寒的春节,水稻温室内却超过30摄氏度,她前往温室浇水,一干就是一个多小时,汗水浸湿了她的衣衫。

  研究植物雌雄配子体和种子中的胚胎和胚乳,难点之一是获取材料。因此,她们为了克服研究的难点需要借助一些特殊的、精细的手工操作技术和手段,来获取这些肉眼看不见的、包裹在其他组织中的微小材料。“这一过程不仅要求研究者具备细心和耐心,更要有坚持不懈和敢于拼搏的精神。”

  工作四十载,赵洁深耕植物生殖发育生物学,承担各类课题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90余篇。在赵洁团队的努力下,揭示了一些与雌雄配子发生、胚胎和胚乳发育相关的重要基因及调控机理,揭开它们与种子发育的密切关系,为水稻等植物种子发育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真正体现了既符合国家战略目标,又贴近生活实际、造福于民。

领航员,立德树人践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也是赵洁在培养学生过程中秉持的核心理念。从课堂教学到研究生培养,她始终以德育为先,将“立德树人”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四十年来,赵洁共主讲《植物生物技术》《植物细胞分化及形态发生》《生命科学导论》等九门课程。她常说,“授课就是一门艺术,它将全方位考察教师的政治思想和做人理念、知识水平和授课能力、传授知识的技巧和方式方法。”因此,她授课从不死板,而是充分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将艰涩知识转化为容易理解吸收的信息,让学生轻松掌握;并在课堂上穿插讲解最新科研成果和前沿动态进展,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在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她也致力于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她所讲授的本科通识课程《生命科学导论》,让不同专业的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的魅力。常有学生在课后专门与赵洁交流学科兴趣与研究方向。赵洁则鼓励他们结合自身专业与对生物学的兴趣,探索交叉学科,通过各种形式参与生物学研究。

  科研能力并非赵洁在研究生培养中唯一重视的要素,她也十分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致力于“全方位地培养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在学生面前,赵洁耐心、严谨、认真。她会手把手指导学生做实验,指出操作中每一个微小的错误;会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帮学生检查报告或答辩的格式细节;会每个月组织面谈,了解研究生的科研计划、生活状态和身体情况,帮助学生成长。

  生命科学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卯练练说,“赵老师非常细心、和蔼、温暖,她很关心我们,会在气温变化时提醒我们增减衣物和被子,也会在过节时给我们分享汤圆、饺子、粽子等时令食品。”在他看来,赵洁不仅是自己的老师,更像是朋友、甚至亲人。“赵老师是真正为学生着想的人,她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在赵洁看来,一名好的教师应当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要做学生的心理咨询师、人生领路人。她常和学生深入交谈,剖析问题、探求初心,引导他们正视遇到的困难,指明解决路径。曾有研究生因科研压力过重,在入学一个月后就出现了思想障碍。经过赵洁的引导和鼓励,学生逐渐找到了科研的乐趣,继续学习并完成学业。研究生遇到毕业问题时,她会积极引导学生克服困难。有学生家长给她送来锦旗,深情写道:“一流的教学使人终身受益,慈母的关怀让我永生难忘”。

  生命科学学院“烛光导航师”制度实施以来,赵洁是首届的导航师,并一直积极参与其中,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考研和就业。有些本科生毕业多年后仍与她保持联系,感恩她的悉心教导与无私帮助。

  “作为一名教师要对得起学生,要培养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赵洁如是说。正是这样的理念和坚持,让她持续不断地向学生悉心倾注关爱,为学子点亮灯塔、导引航向。

战疫情,身先士卒做表率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身处疫情中心的赵洁克服了焦躁与恐惧的情绪,不畏风险、冲锋在前,主动请缨参加“武汉大学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成为社区抗疫志愿者。

  党员突击队的主要招募对象是4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即便她已年至花甲,超过了年龄限制,赵洁还是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在社区值守时,她身穿防护服,“全副武装”工作5-6个小时。一天下来头晕眼花、大汗淋漓,有时甚至需要服用止痛药来抵御头痛症状。然而提起这些,她只云淡风轻的说,“和医护工作者相比,其实我没做什么。”

  老师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在赵洁的鼓励下,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申苗苗,硕士生张秀峰、李子慧等多名学生党员,在疫情最危急的时刻主动加入当地的志愿服务队,投身社区抗疫一线。李子慧表示:“大家都很钦佩赵老师的举动,她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着我们,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疫情期间,面对研究生大量水稻材料急于管理的危机,赵洁坚持定期去温室浇水、施肥、收种,尽一切办法最大程度上挽救实验材料、降低科研损失,为学生的科研需求保驾护航。即使线下实验难以推进,每隔十天,赵洁组织课题组学生召开一次线上会议,交流科研进展与文献学习,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思想动态。这让学生觉得,即便疫情迫使大家分隔多地,“老师也一直在我们身边。”

破偏见,讲述“榜样的力量”

  如今女性科技工作者已超过半数,需要更多女性的榜样来引路指航。“生物学又格外辛苦,如果不加以鼓励可能真的会半途而废。”由此,赵洁加入了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分会和中国植物学会女植物学家分会,成为“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科普与学术校园行”活动的核心成员之一。

  自2014年以来,团队共举办36场活动,走遍全国大江南北不同层次的大学、研究所,旨在展示女科学家的科研事业、普及植物生物学知识,激发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与信心。赵洁参与了其中的30多场,与多所高校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学术交流。目前活动参与量已超过两万人次,成为国内植物科学领域的“品牌”活动。

  “学生面对面”互动提问是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们会提出有关学习方法、科研方向、人生选择、理想前途、甚至恋爱情感等五花八门的问题。每当有学生提出自己在追求事业和照顾家庭之间面临两难选择,赵洁总是鼓励大家,男性和女性在工作家庭中都是平等的,需要共同承担责任。

  在赵洁看来,事业和家庭是人生最为重要的两项课题,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事业树立拼搏方向,家庭提供舒心港湾。“在实际生活中,女性因生理限制可能会在某一段时间无法兼顾事业发展,但将视野拉宽至整个人生维度,短时间造成的影响完全可以通过长期努力来协调和弥补。”赵洁本人正是这么做的:她减少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也经常在实验室,以此来满足工作时间的需求。她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与人生感悟出发,帮助女同学消除顾虑,激励她们勇敢追求自己的事业和幸福。

  这样的活动切实为女生们带来了鼓舞。赵洁等人所树立的女性榜样,正如一剂强心针,为大家注入力量,让她们更加自强、自立、自信,有勇气去选择自己的人生。赵洁希望为更多女学生引导方向,“不仅影响几个点,更要影响整个面。”


  四十载岁月变幻,赵洁以“认真”的人生态度,致力于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而正是这些平凡铸成了荣誉与成就。她的认真、坚韧与温柔,正如太阳一般温暖着学生,她的光亮也将辐射到越来越广阔的地方。

(编辑:付晓歌)

转自:武汉大学新闻网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