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湖北省特级专家、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孙蒙祥:乘势而上,让湖北科创能力“深蹲起跑”

发布时间 : 2022/03/09点击量:

原标题:乘势而上,让湖北科创能力“深蹲起跑”

——访省特级专家、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孙蒙祥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湖北是科教大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有效途径。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征程上,湖北应该抓住哪些机遇,在哪些方面发力?

3月7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邀请省特级专家、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孙蒙祥进行解读。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出系列举措,“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强长期稳定支持”摆在首位。您长期从事基础研究,对此有什么感受?

孙蒙祥:基础研究好比科技创新的“深蹲起跑”,是决定科技创新能跳多高,能跑多远的关键。党和政府高瞻远瞩,将基础研究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对基础研究加强长期稳定支持,真正把握住了基础研究发展的命脉,是急科研人员之所需,把对基础研究的支持落到了实处。我们倍感欢欣鼓舞,对基础研究的繁荣兴旺充满信心。

“十四五”时期,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逐年增加。湖北高校云集,是基础研究的重镇。以武汉大学为例,先后专门成立了“医学研究院”和“高等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大力强化基础研究,吸引基础研究优秀人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系列新举措的鼓舞下,湖北乘势而上,一定会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更大发展,未来可期。

记者:报告提出,发挥好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用。湖北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云集,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教授,您认为湖北下一步该怎么做?

孙蒙祥: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将科技创新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的重要平台。比如,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技部、湖北省和武汉大学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水稻育性调控机理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基于这些成果培育了一系列红莲型杂交稻远播至东南亚。在这次抗疫中,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和武汉大学相关省重点实验室冲锋在前,作出了重要贡献。

湖北在高等教育与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建设好这些实验室无疑将助力湖北各方面发展。这需要国家、省部以及各个院所的协同发力,加强对湖北省的各类重点实验室的基础研究投入,在科研条件建设、吸引优秀人才等方面敢为人先。同时,湖北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优势,发挥实验室在科技强省的作用,整合国内多学科优势单位,集中力量突破一些关键“卡脖子”技术。

记者:报告提出,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对于年轻一代科研人员,您有哪些心里话想说?

孙蒙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湖北省委、省政府特别重视各类人才队伍的建设,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设置了不同层次的人才计划,包括省特级专家、湖北省百人计划、楚天特聘教授、楚天学子及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等,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及软硬件平台。去年,湖北打破人才评价“天花板”,评选了首批10名“湖北省特级专家”,我有幸入选,深切体会到了湖北重视人才、关心人才、培养人才的贴心举措。

我们还欣喜地看到,为了更好落实人才强省战略,湖北为高层次人才推出了“楚才卡”,在创业、科研和生活等方面,提供多项优质服务,让各类人才能够在鄂安心工作,潜心科研。我们广大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学者要珍惜当下的好机遇、好环境,锐意进取,勇闯科研“无人区”,敢啃“硬骨头”,为建设创新型湖北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湖北日报 记者 邓伟



转自中国网湖北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