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学术研究氛围,促进优秀科研成果的学术交流,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11月11日,我院研究生会承办的“珞珈巾帼 集萃研思——跨学科博士沙龙”在生命科学学院一楼南厅圆满完成。本次活动邀请了生命科学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李雪珂、王雪杰,医学研究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吕静、2018级博士研究生陈伟贞为大家做精彩的学术报告。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刘星教授、闫卫教授、甘菲教授出席了本次活动并担任评委。
活动伊始,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刘星上台致辞。刘星副院长高度评价了本次活动,对各位老师和博士生们在科研上做出的努力给予了鼓励与支持,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此次活动汲取新的知识,获得新的实验思路和实验方法,并在科研之路上不畏艰难,砥砺前行。
随后,学术交流环节正式开始。来自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专业的李雪珂同学首先进行了汇报,她针对蜱虫引起皮肤的瘙痒的途径进行了详细论述,介绍了蜱虫叮咬后产生的活性多肽可诱导小鼠体内痒觉信号的传递途径和分子机制。汇报结束后评委老师们表示该同学讲解思路清晰、言简意赅,并就活性多肽的功能结构确定、钙离子定位等问题与李雪珂同学进行了讨论。
第二位是来自医学研究院的吕静同学,她从代谢角度研究多能干细胞向内胚层细胞分化的机制展开讲述,着重汇报了线粒体与内胚层分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成果。甘菲教授和闫卫教授就其中的研究细节问题与吕静同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
第三位是来自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专业的王雪杰同学,她主要讲述了Rtt105小分子蛋白在基因同源重组中的调控作用机制,以及该蛋白在调控基因损伤应答、同源重组修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闫卫教授对小蛋白结构和性质相关问题提问,并请王雪杰同学分享了她实验中遇到的挫折和其心路历程。甘菲教授就实验操作细节等问题与王雪杰同学进行了探讨。
最后一位是来自医学研究院的陈伟贞,她从乳腺细胞的体外扩培及黄芩苷对乳腺细胞生长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讲述。甘菲教授针对黄芩苷进行了提问与交流,闫卫教授针对细胞培养和药物的剂量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甘菲教授表示,希望在场的同学认真思考“如何有效向大众科普我们所做的专业性工作”这一问题,以推进科学理论大众化、通俗化。
在自由问答环节,有同学就科研过程中是工作量更重要还是新的想法更重要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老师们就此给出了一致答案,认为在科研过程中创新是最重要的,有了新的想法才会有新的发现和成果。
伴随着热烈的掌声,本次跨学科学术沙龙在评委老师与主讲同学的合影中圆满结束。在场的同学们纷纷表示自己收获满满,对科研有了新的感悟。
文字:任军瑞
图片:占雨欣
审核:余丽 吴雪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