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学科相结合,组织百余名新生来到杂交水稻实验田,每10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4人割稻,3人搬运,3人打谷,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接受首堂劳动教育思政课的洗礼。(《中国青年报》11月2日,链接:http://zqb.cyol.com/html/2020-11/02/nw.D110000zgqnb_20201102_3-05.htm)
报道发出后,得到人民网、央广网、环球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教育在线等40余家主流媒体、百余个媒体平台转发。
此外,《中国教育报》就此刊发评论文章《大学生割稻谷是鲜活的德育实践》,点赞劳动教育课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观点:大学生割稻谷是鲜活的德育实践
大学生将来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概率并不高,收割稻谷有何意义?其实,物质生活的渐次丰盈和家庭的结构简化、规模缩小,让不少“00后”集家庭的万千宠爱于一身。他们对自食其力、自力更生还缺乏深刻的认知与体悟。通过“劳动思政课”,他们会明白种田并非易事。正所谓事非经过不知难,通过“劳动思政课”给“00后”大学生进行精神“补钙”,很有必要。同时,作为一种鲜活的实践育人,大学生参与水稻收割,能加深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理解,将学问做在田野上。
在社会分工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的今天,不同的人从事不同的职业。一些人认为,“劳心者”优越于“劳力者”,他们习惯利用自上而下的歧视来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对普通劳动者麻木、冷漠甚至不屑一顾。实际上,社会分工不同,并不意味着孰优孰劣、孰高孰低。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局限,只要努力工作、认真生活,都应该被“温柔相待”。而让大学生走进田间地头,说到底是为了提升他们对劳动的价值认同。“劳动思政课”的最大功能,在于让大学生走出“鄙视劳动”的认知误区,学会尊重普通人的劳动,学会体谅劳动者的艰辛与不易,学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在一些大学生只注重结果性评价的现实下,在田野里劳动让他们意识到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沉甸甸的稻谷背后,有着播种、插秧、灌溉、施肥、除草等过程性的付出。多一些“过程意识”,多一些脚踏实地的务实心态,有助于让大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成为更好的自己。就此而言,“大学生割稻谷”并非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帮助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强大。
“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可谓劳动教育的先行者。在他看来,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虽然重要,但通过劳动达到劳力基础上劳心的效果,从而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审美的涵养,这才是劳动教育的精神内核。尽管时过境迁,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并没有过时。“大学生割稻谷”是一种“在劳力上劳心”,劳力不是目的,而是“劳心”的一种手段,通过劳动教育课程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评论员: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