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金课银课 不负绿水青山——生命科学学院“教与学的革命”珞珈论坛分论坛活动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 : 2025/04/25点击量:

  4月24日中午,生命科学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举办了以数字课程建设为主题的教师教学工作坊活动,学院40余位教师参加交流会。作为第六届“教与学的革命”珞珈论坛学院分论坛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农林与生命科学分社首席编辑李融老师,以及本院的汪小凡老师进行专题报告。活动由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副院长谢志雄主持。

  李融老师首先发言,详细阐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十四五”期间针对高质量数字课程与教材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他介绍高教社建立了将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环境(课程出版云平台)和教学服务有机融合的数字教材出版模式,此外,李老师还分享了利用现代技术提升教育质量的见解。

  随后,汪小凡老师以“三十九年一门课——所思、所做与所获”为题,从开展本科教学基本情况出发,探讨了将课程思政融入野外实践、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构建数字课程以及强化教学梯队建设等方面的内容。他回顾了自己近四十年的教学历程,特别是组织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课程的经验。他指出,为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课程目标定位,须要实施一系列课程改革措施,包括创建一个支持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立体化的野外实习新模式,搭建课程知识图谱,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不断增强野外实践的教学效果。通过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教师团队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汪老师的报告幽默风趣,引人入胜,既是对个人教学历程的回顾,也有对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的展望。

  在活动举办的同时,学院还特别邀请了高等教育出版社湖北省教学服务中心在学院中厅会议室门外举办了一场书展。此次书展展示了近年来该社出版的生命科学、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国家级规划教材、精品教材以及新形态教材,吸引了众多学院教师的目光。书展上的每一本教材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前沿研究的多个方面,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参考。

  此次工作坊为教师提供了教学交流平台,促进了教育理念的碰撞,体现了我院“传-帮-带”精神的传承,对提升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尤其是“大先生”的培育,视人才培养为马拉松接力赛,强调资深教师与青年教师间的接力传承,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持续提升。



(通讯员:吉静静;摄影:贾洋洋;审核:谢林桥)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