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稻田,丰盈心田 ——生命科学学院2023级本科生赴鄂州水稻基地开展劳动主题教育

发布时间 : 2024/09/27点击量:

  年华不负,青春有为。9月22日,生命科学学院2023级本科生前往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鄂州水稻试验基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这一天,节气流转至秋分时候,全国农业工作者迎来了丰收节,在秋收的希望之中,生科学子也分享着丰收的喜悦。本次实践活动寓劳动教育与科研体验为一体,同学们收获劳动成果,并将其作为科研材料展开进一步探究,在劳动中做新时代的实践者,以青春姿态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

  为让学子对水稻及相关科研工作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为劳动实践作理论学习的铺垫,9月21晚,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胡骏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稻”亦有道》的讲座。通过分析我国粮食产量以及进出口量的相关数据,并结合粮食安全的关键案例,胡老师让同学们认识到,粮食安全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而杂交水稻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从不同品种水稻的介绍,到水稻的生长管理流程,再到水稻研究史中闪耀的中国力量,胡老师讲述着稻田里说不尽的故事,也使各位学子明白,稻田里还有更多的故事要书写。最后,胡骏教授展示了一份他收到的寄语,他的老师、“红莲型”杂交稻育成者朱英国院士亲笔书写的“论文写在大地上,水稻留在农民家”。绵绵的秋思中,“水稻候鸟”的身影烙印在了同学们的心里,化作科研学习之旅的不懈动力。

  丰收之日,启曙之时,生科学子们整装出发,前往鄂州水稻基地。追忆今年六月,同学们满怀好奇地来到水稻基地,下田插秧,在心田播撒期待。而一个季节的光阴过去,彼时嫩绿的秧苗于风中汇成葱郁的浪花,结出了饱满的穗子,等待学子们采撷。而这里,正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育种基地的所在。十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稻田,查看水稻长势,高度评价朱英国院士在培育和推广杂交稻良种中所作的贡献,当同学们又踏上这片土地,耳畔仿佛回荡着习近平总书记“粮食安全要靠自己”的殷殷嘱托。

  稻田里,有农业工作者奋斗的身影,有守护粮食安全的希望。同学们带上工具及采集袋,走进稻浪之中,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在胡骏老师和研究生学长的指导下,同学们分工协作,测量并记录水稻的各项数据。在采样环节,同学们割下穗子放入采集袋中,纵然汗水与泥泞交织,但没有一人停歇。同学们在水稻的一生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也在人生之路上获得了农业劳动的珍贵体验,得以通过更加细腻的视角去品味劳动、珍惜一粥一饭。

  水稻不仅是我国最重要的口粮作物,还是科研工作者们重要的研究对象。胡骏老师告诉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杂交水稻实验室强调要立足产业发展瓶颈、聚焦关键科技问题。而同学们手中的水稻穗儿,也将成为本次实践活动中业余科研的研究材料。同学们来到水稻基地大院,坐在小板凳上,开始了对水稻穗粒性状的统计调查。每一个小组的水稻品类各不相同,而相应的单株穗数、每穗颗粒数、千粒重等关键性状也随之表现差异。同学们耐心地对单穗上的稻粒进行计数,有的干瘪,有的则结实饱满。随后,同学们视觉、触觉双管齐下,仔细感受颗粒的饱满程度,并将1000个饱满的颗粒捻出,放入种子袋中留待称重。此刻,同学们无不体会到,“千”不是单纯的一个数字,而是每一颗稻粒的生命力的聚汇。数出1000个稻粒,乃至数出一株水稻的上千个穗粒,对每个同学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然而,同学们并没有气馁,不仅相互打气鼓舞,为进度慢的同学分担任务,还积极尝试数穗粒的新方法,为科研体验带来独特的趣味。

  随着最后一个穗粒被装进种子袋中,午饭时间也到来。打开电饭煲,水稻化作饭香,成为味觉记忆,成为身体的能量供给,成为国家发展的供养。捧着一碗米饭,猜测它由几万颗稻粒化生,更想象着它背后的万千故事。同学们结束了一上午的劳动实践,在院子里,阳光下的米饭也似乎变得金灿灿的,这是对劳动最好的嘉奖。不远处,稻浪翻腾,生机涌动;而未来,也将有更多学子为粮食安全奋斗于科研前线。弄潮儿,于浪花之上,不畏挑战。耕耘者,于稻田之中,丰盈心灵。


文字:黄昱翔 张雨晴

图片:张子瑶 谭雨欢 王乐妍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