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大学水稻基地考察时强调:“科技兴农,粮食安全要靠自己。”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把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于变局中开新局。牢记嘱托,接续奋斗,一代又一代的生科人扎根中国大地,以实干谋发展,奋力书写新时代科研报国新篇章。
2021年底,中国共产党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第四次代表大会提出,以更昂扬的姿态勇毅前行,不断提升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生命科学学院,努力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2022年11月,武汉大学生物学科举行创建100周年庆典。作为中国近代最早成立的生物系之一,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一个个重要成果赓续生命科学之学脉,培育可堪大任之栋梁。一代又一代的生科人扎根中国大地,书写科研报国新篇章。
胸怀“国之大者”,历史底蕴深厚
“党旗飘扬的方向,是我要去胜利的地方”,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生科青年们用嘹亮的歌声唱响青春,这是新时代的青春誓言。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上世纪30年代,武汉大学设立“张镜澄教授奖学金”,这是校史上首次设立名人奖学金,张镜澄将学校为其执教20周年勒石纪念的500元捐悉数捐出,奖掖生物系优秀学生;高尚荫教授开设“细菌学”课程,开创了中国大学病毒学教育及研究的先河;1936年,武大教授首次在世界著名刊物《自然》和《科学》上发表学术论文,这两篇文章均来自生物系教师汤佩松等。1943年,剑桥大学李约瑟教授造访生物系,这里有着中国唯一用于非医疗细菌学研究的生理学实验室,正是在此,李约瑟看到了当时在中国难得一见的瓦氏呼吸器,更是看到了令他兴奋不已的“中华桃花水母”。
作为中国近代最早成立的生物系之一,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走过了风雨兼程的100年,用一个个瞩目的成果赓续生命科学之学脉,培育可堪大任之栋梁。从一个多世纪以前风雨苍黄中先驱志士点燃的星火,到抗日战争时期西迁乐山不辍的弦歌;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中高扬的旗帜,到四十多年前吹遍华夏大地改革春风的焕然生机;从上世纪几十年如一日不懈钻研的坚定信念,到新时代迈上“双一流”建设的新征程,武大生科院始终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毅前行。
争做“大先生”,传道授业解惑
“我会将经验最丰富、阅历最广泛的人生阶段奉献给武大”,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玉贤教授初来生科院时动情的说道。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十年来,学院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杰青5人,各类国家高层次人才29人次。学院现有国家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高等学校创新引智基地3个、湖北省创新研究群体6个。形成了以院士、国家杰青等为学术带头人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在科学前沿孜孜求索,为学院事业源源不断地注入发展活力。
近年来,学院坚持“四个面向”,前瞻谋划学科发展,在病毒感染与免疫、棉花功能基因组、细胞糖脂代谢、水稻抗虫和育种等四个方向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优势,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百余项。2017年、2022年生物学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七个与生物学相关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其中,生物与生物化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进入前5‰。
生科“大先生”们,有不忘初心勤勉科研的坚守。孙蒙祥教授30年来围绕“植物受精与早期胚胎发生的分子机制”这一科学问题进行持续而深入的研究,揭示了植物受精早期胚胎发生的分子机制,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于丹教授团队坚守梁子湖孤岛30年,建立水生植物“王国”,提出的全国湖泊治理“抓紧治‘小病’,分期治‘重症’,保住‘生态本钱’”的新思路,得到中央领导批示,“一湖一策”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湖泊治理方针,获评首届“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中国生态文明奖”。
生科“大先生”们,有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情怀。水稻最大的虫害是什么?褐飞虱。何光存教授团队急农民之所急、应社会之所需,攻克了抗褐飞虱基因克隆的世界性难题,显著提升了抗褐飞虱水稻育种能力。寒来暑往,团队成员们日复一日在田间地头劳作,真正把科研论文做在祖国的山川大地上。
生科“大先生”们,有关怀学子成长的仁爱之心。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武汉按下了暂停键,“停课不停学”的云端课堂成了那段艰难时光的美好回忆。为了充实学生们疫情宅家期间的学习生活,宋保亮院士走进了“导师下午茶”线上直播间,和同学们分享团队研究胆固醇代谢和相关疾病、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的科研经历,鼓励同学们乐观平和、利用一切时间不断充实自我。
培育“时代新人”,奋进强国征程
2021年11月,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国际顶级大学生科技竞赛——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结果揭晓,WHU-China团队再度斩获金奖并获得Best Measurement单项奖提名,这是该团队自参赛以来第五次斩获赛事金奖。长期以来,生命科学学院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力度,鼓励学生探索新领域、研究新问题,在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创造新知。
育桃李奋进强国征程,树英才砥砺复兴伟业。以培养生物学科拔尖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生命科学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章立制、立梁架柱,着力构建高水平育人体系。
——深入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建设“管理育人”特色基地,全面实施“烛光导航工程”,让老师走下讲台,走进心灵,一对一为学生悉心导学、“保驾护航”,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持续提升课程建设水平,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专业入选“国家拔尖人才计划2.0”“强基计划”;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建设奖国家级一等奖、湖北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武汉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打造“全方位、宽口径、多样式”教学体系;
——拓展学科交叉融合深度,着力在前沿重点领域打造学科汇聚发展的“示范区”,推动生物学与医学等相近学科的差异化发展及交叉领域的协同发展,拓展学生未来发展思路与视野;
——加创新创业支持力度,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瞄准人类健康、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在抗病毒药物、疫苗研发、水稻育种、生态修复等领域取得更多应用成果,让学生在科学研究中感悟生命的魅力;
——充分发挥文化育人效能,赓续武汉大学红色基因,发掘组织育人优势。生科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名单,打造一支勇往直前的粮食安全梦之队。生科合唱团共获得27次金秋艺术节合唱比赛冠军,从这里既走出了学霸,也孕育了歌星;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近年来,学院共获得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湖北省“创青春”创业大赛金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金奖等各级奖项30余项,连续三年获评武汉大学“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先进集体。一批批生科青年在珞珈山下放飞梦想,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武汉大学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白蕊带领的研究团队击败德国、法国同行,在RNA剪接体分子机理方面取得突破性研究,获得“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成为第三位获得此奖项的中国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刘欣瑾在疫情期间组织上千人的志愿团队,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在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发表学术论文;心怀“科技筑梦强桑梓”梦想的余伟滨放弃高薪工作机会,毅然重返江西老家,用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振兴……
聚焦“卡脖子”难题,科技自强服务社会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从25岁开始,每当秋风乍起,“农田院士”朱英国便会奔赴广西南宁;寒冬来临,他又转战海南岛;直到次年春天,他才揣着希望的种子返回湖北。40多年来,朱英国一直过着“水稻候鸟”的生活,锲而不舍地追逐光和热,他把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己任,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围绕国家长远发展重大创新领域研究,一代代生科人矢志一流、勇做标杆,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振奋的科研成果;一代代生科人薪火相传、接续奋斗,彰显了科研报国、人才强国的责任担当。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武大生科人始终埋头苦干。舒红兵院士团队潜心探究宿主抵抗病毒感染的免疫调控机制,在“抗病毒天然免疫”这一国际竞争异常激烈的研究领域发出中国声音,其研究成果获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面向经济主战场,武大生科人始终踔厉奋发。朱英国院士团队选育的红莲型杂交水稻品种,被国际公认的三系杂交水稻类型之一,在我国及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累计种植面积超4亿亩。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武大生科人始终勇毅前行。生命科学学院先后派出刘星、郭明雄、王忠3位援藏干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接力援藏,奔赴西藏大学支援学科建设、教学管理、平台建设等相关工作,以实际行动彰显“援藏精神”。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武大生科人始终冲锋在前。新冠疫情暴发初期,作为国内最早鉴定新冠病毒的团队之一,蓝柯教授领衔的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抗疫科研攻关团队昼夜奋战,深入重症病区等进行空气样本采样,在世界上首次揭示病毒气溶胶传播空气动力学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百年奋斗激风雷,如椽巨笔著华章。生命科学学院将继续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保障人类健康、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生科方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生科智慧,为培养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基础研究人才奉献生科力量,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推动“双一流”建设!
通讯员:秦正保、石蕾、钱乐希
编辑:肖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