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放飞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创业能力。实践“三创”教育理念,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教务部主办的武汉大学第三届“三创”成果展示会与报告会分别在昨日与今日举办。
2011年11月25日下午两点,武汉大学第三届“三创”成果展示会于新图书馆2楼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大会对近年来具有创造性和创造力的科学技术成果、发明创造、专利技术、文艺作品、艺术设计、广告设计、美术作品等原创作品进行了展示。
生命科学学院的展示以其兼具趣味性与严谨性的科学作品吸引了大批观众的驻足流连,展台前总是可以看到参观者专注聆听的身影。最引人注目的是我院参加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IGEM)团队的获奖项目“多彩大肠杆菌编织时空”,凭借参赛队员们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内容丰富的展示,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先后有专家组和校院各级领导参观了我院的展示区。
为此,记者特别采访了队长张超及其他主要队员。
记者:当初为什么想到要参加“三创”展示?你们团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达到怎样的目的?
张超: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一是为了展示我院的自主创新和自主科研的能力;二是让武大学生有能够了解国际一流竞赛的机会,更多的关注IGEM,同时推广这个比赛;三是让别的院系同学知道生科院不仅是博士或研究生有科研能力,本科生一样可以独立完成科研项目。
记者:这次的活动得到这么高的关注度,那么为此参赛队都做了哪些准备?
张超:准备的内容其实很多的。在道具方面,我们准备了海报,专门为这次活动修改的ppt,介绍的视频,宣传册,纪念章和统一的队服。会场布置也是我们自己准备的,包括展板,电脑,音响,ipad等一系列辅助工具。总的来说,我们为这次“三创”展示事先做了相当大的准备工作。
记者:在展示过程中大家都有些什么样的感想与收获?
张超:这次展示相当一个对我们前段工作的总结与回顾。而且既然是在校的展示,并不是说要去证明我们的作品有多好,只是单纯的一个推广交流机会。同时更加明确了一点那就是生物不仅仅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学科,更是一个有意思参与性强的创造性学科。
张萌: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获得一种将专业知识通俗化的能力。现在各学科间的交流日益广泛,加强这种理解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舒飞:感想就是大家对生物这门学科还是很有兴趣的,热情非常高,而且都很求知若渴。我认为这种氛围对一个学校来说是非常好的。
而在11月26日上午九时许, “武汉大学第三届‘三创’成果展示报告会”在新图书馆二楼会议厅拉开了大幕。在会议室外有我们生科院的成果展示区,里面陈列了生科院同学们2011年在“创新、创业、创造”方面的多项成果。最吸引人眼球的便是那两枚“iGEM大赛”的铜牌,分别是生科院2011IGEM团队在今年10月和11月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