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科文化节第一弹之《狂犬病与狂犬病毒》讲座

时间:2015-03-29 13:09:29

    2015年3月29日星期日晚18:45,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第二届文化节第一弹活动——由来自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陈明周教授带来的讲座《狂犬病和狂犬病毒》(The Doge and his “friends“)在生科院报告厅开讲。

    讲座开始前,大屏幕上播放宣传部制作的生科文化节宣传视频。樱花标本制作大赛,微生物涂鸦活动等趣味项目伴着欢快的音乐以光影的形式一一展现,多姿多彩的生科文化节就此拉开序幕。

    讲座伊始,马玉莹与邱雨浩两位主持人以幽默的口吻在台上一唱一和地引出本次讲座主题——《狂犬病和狂犬病毒》,在观众的热烈掌声中,陈明周教授踱步上台,微微一笑,说道:“刚才两位同学所说的‘隐藏在狗身上的病毒’其实并不正确,狂犬病毒并非隐藏在犬类动物之中,狂犬病毒同样会导致犬类致病。”陈教授治学的严谨态度可见一斑。

 

    切入演讲正题,陈教授介绍到: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中的致死率极高的传染病,其病毒主要攻击部位位于中枢神经系统。人类对其认识自古希腊时期即开始,公元前的《左传》和亚里士多德对其都有记载或了解,突破性进展在于19世纪80年代,巴斯德等人成功研制出狂犬疫苗,20世纪处的Negri小体的发现更是使得该病的快速镜检成为可能。

    而狂犬病背后的罪魁祸首——狂犬病毒,形状类似子弹,外部有脂类包膜,内部为含核蛋白核心。该病毒主要存在于被感染动物的唾液和脑组织中。狂犬病毒具有高度的神经组织嗜性,在神经组织中具有很高的繁殖和复制效率。但同时,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相当敏感,温度,紫外线以及甲醛、酚类、碘酒、乙醇、肥皂等表面活性剂均可灭活病毒。

    狂犬病毒的致病机理相当复杂:在感染早期,病毒通过伤口进入体内,在局部肌肉组织中复制;之后进入中期,病毒扩散到神经,沿末梢和周围间歇体液上行,进入神经节细胞后进行第二次复制,再通过脊髓进入脑干并通过大量复制扩散至全脑;到了晚期,病毒向周围神经扩散,造成组织器官的感染最后导致死亡。陈教授补充道:狂犬病毒在神经系统内部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晰,从而无法对症下药,这也是患者死亡率极高的重要原因。

    狂犬病的临床症状经历了四个阶段:潜伏期时无明显症状,并且潜伏期长短与诸多因素相关,通常为2-3月;前驱期时,病毒已侵入神经系统,出现嗜睡、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头痛和发热等非特异性症状,此阶段一般持续2-4天;兴奋期时,患者出现典型症状如狂躁不安、恐水,甚至产生极强的攻击性,此阶段一般持续2-3天;在最后的瘫痪期,症状包括昏迷瘫痪,肌肉松弛,唾液不止,7天左右死亡。

    狂犬病毒主要通过皮肤和粘膜的伤口传染,由于被感染动物唾液腺中病毒含量极高,咬和舔成为病毒进入机体的重要途径。此外,由于血、尿和乳液中也含有病毒,因此食物链也可成为此病的传播途径。对于诊断是否感染狂犬病,陈教授着重介绍了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充分认可的“十日观察法”,这几乎已经成了狂犬病治疗的金科玉律。

    谈到狂犬病的预防和治疗,陈教授深感遗憾地介绍到,我们国家在此方面的工作做得并不到位。家犬接种疫苗的覆盖率小于百分之三,年均死于狂犬病的人数仅次于印度,位居全球第二。对狂犬病的忽视造成了如此之多的死亡人数。为自己的宠物注射狂犬病疫苗,学会辨别具有狂犬病的动物,在被咬伤后及时对伤口进行清洗处理,运用免疫球蛋白,注射狂犬病疫苗等等,都是有效的防治途径。同时他希望生科院的每位学生都能关注每年的九月二十八日即世界狂犬病日,为防治这一恐怖疾病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讲座之后的提问环节,某位同学提出了一个极具深度的问题:为什么对于狂犬病的防治不能像对天花那样从小接种疫苗?对此,陈教授作出了如下解释:首先是有效期的问题,天花疫苗接种后终身有效,而狂犬疫苗的有效期只有两年;其次是社会发达程度问题,西欧北美等发达地区可以做到对绝大多数宠物接种疫苗从而杜绝宠物伤人造成狂犬病的案例,而在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还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陈明周教授以简单易懂的语言,为广大生科院学生普及了有关狂犬病及狂犬病毒的相关知识,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有应对这恐怖疾病的相应方法。在学子们的热烈掌声中,生科院文化节第一弹讲座圆满结束。

 

文字:毛佳俊

摄影:李宗阳

编辑:杨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