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赴神农架林区考察队一行人,在指导老师——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谢志雄教授、院团委书记石蕾老师的带领下,经过近十个小时长途旅程,走过曲折盘桓的山路,于7月6日晚抵达了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红坪镇,开始了为期九天的社会实践项目。
十七载神农情,立足专业开新篇
说起神农架,生科学子无不感叹,那是大学生活中一段奇妙的经历。神农架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群山巍峨的耸立在长江和汉水之间,千峰攢蔟,万壑争流,朝云暮雨,云蒸霞蔚;神农架是一片神奇的山林,林海茫茫,郁郁葱葱,其间生长着珍贵稀有的植物,深藏着举世称奇的飞禽走兽。时至今日,已经是生科结缘神农的第十七个年头,这一年,我们决定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2016年神农架成功列入世界遗产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遗产三大保护制度共同录入的“三冠王”名录遗产地,年承受旅游量达2500万人次。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不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更是纳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在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神农架的原始生态发生了哪些变化?生态管理采取何种模式?生态保护取得了哪些效果?带着专业设备,带着一系列问题,跟着专家团队一起,我们开始了这场生物考察与生态保护并行的综合调查。
专家悉心指导,专业科考显真功
在多位行业专家组成的导师团队带领下,为期9天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我们前往天生桥,记录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观测植被的分布情况;在燕子垭观察短嘴金丝燕的体态和生境,在金猴岭了解金丝猴救助保护情况;清晨伴着太阳升起前往犀牛谷观察并记录鸟类生存情况,在学院“三创”实践基地——百家园了解各类人工养殖的野生动植物情况。
不仅如此,我们还开展了各类生态及生物资源调查,在红坪镇红河村等地区举行植物的鉴定、采集及标本制作;在海拔3106.2米的有“华中屋脊”之称的神农顶进行空气微生物的检测,并与城镇空气相比较;还利用专业工具,观察神农架各区昆虫的丰富度及分布情况,并捕捉少量制作标本。我们对神农架生态环境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深入开展调研,讲好神农生态故事
在行程丰富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入各城镇及政府机构,将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对神农架林区生态文明发展及建设情况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指导老师谢志雄院长给我们讲述在他连续17年参与我院神农架暑期野外实习实践中见证的神农架的变化。我们深入当地居民,采访的当地超市员工及旅店老板也给予我们不同视角中的神农架。
在红坪镇,我们走访红坪镇人民政府,在该镇党委副书记的讲述中了解到2000年以来,各类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还去到红坪镇林管局,听副厂长讲述“天保工程”在红坪镇区域的实施情况。
在木鱼镇,我们参观了2016年11月才刚刚整合运行的国家公园管理局;在与国家公园管理局研究所所长的交流中,我们得知三十多所高校或研究所与之合作,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挖掘生态价值,更好的保护神农架林区的原始风貌;随后,也听该局保护与综合利用办公室科长讲述各类保护工作在不同片区的开展情况,以及与自然生态资源相关的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