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领域顶级期刊Ecology Letters连续刊发我校梁子湖站王忠/于丹团队高寒干旱湿地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 : 2025/05/29点击量:

  (通讯员:董美玲)近日,生态学领域权威期刊Ecology Letters相继发表与接收Coordination between bioelements induce more stable macroelements than microelements in wetland plants和Plant elemental homeostasis enhances species performance and community functioning in wetlands: looking beyond nitrogen and phosphorus两篇论文,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梁子湖国家站王忠副教授和于丹教授为上述2篇论文的通讯作者,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已毕业博士研究生左振君(现北京大学博士后)为2篇论文的第一作者。

  全球范围内,湿地在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碳固存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全球变化背景下,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退化风险极大。湿地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石,其对湿地环境的适应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其在环境梯度上的变异格局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湿地生态系统的潜在命运。对于植物来说,大约有30种元素在参与个体生理过程和环境适应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植物体内元素组(elementome)的差异代表了蛋白质、糖和脂质等生物分子的不同比例,并决定着物种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为量化植物沿环境梯度的适合度提供了极佳指标。然而,湿地植物如何在不同气候和生境条件下维持其元素组?如何通过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优化和稳定其元素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植物个体的元素内稳性如何影响物种表现和群落功能?这一系列问题的生态学机制尚不清楚。

图1 植物元素组形成过程的概念框架以及逆境环境下植物多元素网络的变化

  针对上述问题,研究团队首先提出了植物元素组形成过程的概念框架(图1),然后在青藏高原和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进行大规模湿地植物群落调查,系统采集232个湿地群落的植物、沉积物和水体样品,并获取物种丰度和生物量数据,构建了群落-物种-器官-元素配套数据集。利用该数据集,在物种、生活型、系统发育和环境梯度等水平分析了湿地植物叶片17种元素(C、N、P、S、K、Ca、Mg、Na、Fe、Al、Mn、Si、B、Zn、Cu、Ni和Co)的变异格局以及系统发育和环境对植物元素组变异的影响机理,并探讨了植物元素组内稳性维持机制及其对植物性能和群落功能的影响。

  研究团队提出了“元素协调稳定性假说(Stability of Well-coordinated Elements Hypothesis)”,认为在驱动特定生理功能方面协调良好的元素之间相互制约,进而在植物体内保持相对稳定的比例,而在功能上更加独立的元素对环境变化更加敏感,表现出更高的变异性(图2)。该研究结果填补了高寒和干旱区湿地植物在碳、氮、磷以外元素研究的空白,为预测气候变化敏感区植物适应性和植物-环境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依据。

图2 湿地植物叶片多元素的变异规律和影响机理

  在物种和群落水平分析了湿地植物16种元素的化学计量内稳性特征及其与物种性能和群落功能的关系。研究发现,物种水平P、K、Ca和Na化学计量内稳性与物种丰度、生物量、优势度和稳定性均显著正相关,表明具有较高化学计量内稳性的物种表现为更强的物种性能;群落水平相应元素的化学计量内稳性显著促进了沉水植物群落生物量。高元素内稳性物种的养分保守策略可能是驱动物种分布和生物量稳定性的关键机制,使它们在养分波动或限制的环境中更高效地利用资源,维持竞争优势,并最终主导群落结构和功能(图3)。这些发现为预测湿地植物丰度分布及其群落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潜力提供了多元素视角。

图3 植物多元素化学计量内稳性与元素变异、物种性能和群落功能之间的关联机制


  论文通讯作者王忠副教授为我校派出的援藏干部人才,
2022年以来在西藏大学担任生态学学科带头人。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360287)和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3FY112300)资助。

  据悉,Ecology Letters期刊是生态学领域的顶级期刊之一,在国际生态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注重具有理论创新、理论深度和广泛意义的生态学前沿研究。该期刊由Wiley-Blackwell出版,创刊于1998年,月刊。作为生态学界的旗舰期刊之一,其在JCR分区和中科院分区中均长期稳居前5%。该期刊以发表简洁、高影响力的生态学研究为核心定位,涵盖宏观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全球变化生态学及理论生态学等广泛的主题,尤其注重跨学科创新和普适性科学问题的探讨。期刊特色在于强调研究的突破性—无论是新理论的提出、方法学的革新,还是对重大生态现象的机制解析,均需具备广泛的学术价值。

高寒湿地班公湖景观

研究团队在长江源湿地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ele.70025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