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存研究组在水稻抗虫机制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 : 2017/11/03点击量:

2017年11月1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何光存教授课题组在国际植物学科权威期刊 《The Plant Cell》上发表题为“The Coiled-coil and nucleotide binding domains of BROWN PLANTHOPPER RESISTANCE14 function in signaling and resistance against planthopper in rice”的学术论文。该项研究揭示了水稻抗虫基因Bph14编码蛋白的CC和NB结构域在信号传导和抗虫中的功能。
  褐飞虱是我国和世界水稻生产中的头号害虫,对水稻安全造成重大威胁。何光存课题组于2009年率先在国际上克隆了第一个抗稻飞虱基因Bph14,该基因编码一种具有CC-NB-LRR结构域的蛋白。本项研究发现,BPH14蛋白的CC和NB结构域能够激活水稻防御信号通路,产生对褐飞虱的抗性。研究证明,CC和NB结构域以及BPH14全长蛋白能够形成同源复合体,这些复合体能够和转录因子WRKY46和WRKY72相互作用,增强了转录因子的稳定性。WRKY46和WRKY72能够调控防御基因的转录,从而产生抗虫性。该项研究结果对于培育抗虫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博士研究生胡亮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和973计划的资助。论文链接:http://www.plantcell.org/content/early/2017/11/01/tpc.17.00263

      

          BPH14蛋白和转录因子WRKY46WRKY72相互作用起始下游信号传导

返回顶端